石油裝備是能源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油氣資源開發提供了重要保障。近年來,我國石油裝備已形成了以鉆井設備、采油設備、輸送設備和油氣田測試設備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和優勢企業,并走向國外市場。然而,面對主要產油國依據石油裝備特性設立的市場準入認證壁壘,企業以往需遠赴國外機構申請認證,成本高昂、周期漫長,嚴重影響出海效率,甚至痛失商機。
為破解這一制約產業國際化的瓶頸,國家石油裝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(以下簡稱“國家質檢中心”)依托深厚技術積淀,積極與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(SGS)、必維國際檢驗集團(BV)、挪威船級社(DNV)、德國萊茵TUV、德國南德TUV等國際頂尖檢驗認證機構。通過卓有成效的溝通與互信建設,中心與SGS、BV等機構簽署檢驗認證互認協議,并廣泛采用見證試驗、檢測數據核查及報告直接采信等創新模式,在井口裝置、閥門及材料測試等關鍵領域實現國際互認。這一突破性進展使國內石油裝備企業“足不出國”即可完成出口所需的國際認證檢測,顯著提升了效率并節約了成本。另外,國家質檢中心進一步發揮公共服務平臺效能,整合檢測、技術咨詢、產品質量評價及研發支持等核心服務,構建高效“一站式”服務體系,全方位助力企業提升產品質量與國際競爭力。
通過合作互認,國家石油裝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為國內企業200多家石油裝備企業提供服務。為勝利新大、上海神開、煙臺杰瑞、蘇州道森、三一重工、建湖鴻達等我國石油裝備龍頭企業提供井口產品PR2性能鑒定試驗累計80次,與國外認證機構合作出具認證證書80張,解決了企業認證、檢測難的問題;為上海凱工閥門、慎江閥門等企業提供管線閥門檢驗認證服務累計600次,材料腐蝕評價230次,與國外認證機構合作出具認證證書830張,為企業年節省了大量的成本。據不完全統計,近年來通過國際互認合作,為我國石油裝備企業節省費用約500萬元。互認合作為廣大企業提供了優質高效的認證服務,助力企業走出國門,開拓國際市場際市場,助推我國石油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|